查看原文
其他

朱宝生、徐两蒲教授:全面的地贫检测对于地贫的全面防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华大医学BGIDx 华大医学 2021-12-15


2020年11月7日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与华大基因联合主办了《2020全国出生缺陷综合防控系列培训——孕/产前地中海贫血防控专题》直播会议。会议由国内地中海贫血出生缺陷防控领域临床专家——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朱宝生主任和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徐两蒲主任就“地贫筛查与诊断的防控路径及临床防控实践经验”进行了专题分享与探讨,华大基因首席产品官彭智宇研究员担任本次主持嘉宾。本次学术直播吸引了超过3万人次的临床专家、学者在线观看,并与专家在线进行了活跃且广泛的临床学术深入交流。小编就本次直播内容整理汇编了两位专家分享的内容及精彩问答供大家学习参考。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地中海贫血防控中的应用

朱宝生 主任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朱宝生主任指出在国家卫健委的高度重视及地贫防控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南方地区的地贫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中国是全球较早开展大规模人群 (100万人口) 血红蛋白病血液学筛查的国家,为我国地中海贫血防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原有血液学筛查基础上,高通量测序技术为地贫防控提供了更为高效的筛查方式。朱宝生主任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地贫防控的大样本临床研究成果,并结合其所在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的临床实践经验分享了地贫防控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


首先,朱宝生主任分享了云南地区14万例大样本的地贫分子流行病学数据,云南地区整体地贫携带率为12.5%,新生儿发病率为3.9‰。朱宝生主任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地贫防控以血液学表型为主导的三级筛查流程,指出此筛查流程存在血液学筛查漏检静止型α地贫和部分异常血红蛋白病以及现有常规地贫基因检测试剂盒无法检出罕见基因突变而导致的漏检等不足,并结合其主导的在云南相关人群进行的地贫血液学表型筛查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平行筛查的对比研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研究结果表明,血常规漏检率达21%,血红蛋白电泳漏检率为57.1%,现有试剂盒漏检率约为5%,而高通量测序技术可额外检出22.9%的地贫携带者。同时还介绍了南方医科大学徐湘民主任发表在EBioMedicine的地贫研究成果,研究表明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查地贫比常规血液学表型筛查能多检出18.8%的重型和中间型地贫胎儿。


朱宝生主任还分享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地贫防控的成果。医院对42555个家庭进行地贫基因筛查,筛查发现高风险家庭400余个,经产前诊断后142例重型和中间型地贫胎儿得已确诊,其中终止妊娠重症患儿69个,随访到活产2万多名婴儿中无一患重症地贫。医院数据显示将高通量测序技术用于临床地贫防控取得了较好的防控费效比 (1:58.4),与传统血液学筛查防控费效比 (1:3.8,漏检12例重症地贫患儿) 相比,防控效率提高了15倍。朱宝生主任表示大规模人群NGS地贫基因筛查研究及临床应用实践,对后续地贫筛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最后,朱宝生主任指出,自2010年广西地贫防控试点开展以来,随着地贫筛查技术的进步特别是NGS技术的发展及基于孕/产前人群地贫防控新模式应用及推广,南方地区地贫防控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朱宝生主任同时指出需关注阳性样本管理、随访、复杂病例的遗传咨询和临床干预等重点问题,为下一步的地贫防控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





地中海贫血罕见基因诊断实践经验分享

徐两蒲 主任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的徐两蒲主任在《地中海贫血罕见基因诊断实践经验分享》中结合临床实践,从地中海贫血的概况、筛查及诊断的防治路径、罕见地贫筛查诊断病例和福建省地贫防控经验成果四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讲解。


首先,徐两蒲主任从地中海贫血的致病机理、临床分类和危害、分布范围等方面阐述和强调了地贫防控的重要性。徐主任介绍了福建省目前所采用的地贫二级筛查方案,即血常规和血红蛋白电泳同时进行筛查,任何一项指标有异常均进行地贫基因检测。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中间型地贫患儿的漏检,提高地贫筛查的准确率和检出率。


其次,徐两蒲主任分享了临床罕见地贫基因筛查案例,指出虽然现有常规的地贫基因检测试剂盒能够检出多数的变异位点,但仍然会面临因罕见地贫或稀有地贫变异漏检而导致地贫患儿出生的情况发生。通过对罕见地贫变异的检测能够满足临床医生对异常样本 (临床有地贫筛查指征,现有地贫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为阴性) 分析的需求,也能够有效降低地贫漏检率,减少临床医生对地贫检测结果的误判,全面的地贫检测对于地贫的全面防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最后,徐两蒲主任结合福建省的地贫防控实践,分享了当地地贫筛查服务网络建设、省级地贫基因分型室间质评活动开展、地贫防治技术培训以及地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的相关经验成果。福建9个地区地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福建省地贫携带率为4.41%,其中α地贫携带率最高为3.17%,β地贫携带率为1.32%,填补了福建地区地贫流行病学的空白。徐主任分享了福建全省年均完成地贫筛查近30万例,地贫基因检测2万余例,地贫产前诊断500余例,确诊中重型地贫胎儿近百例。数据证明了除常见地贫基因检测外,对于罕见地贫基因变异和异常血红蛋白的检测同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问答互动

注:由于时间有限,在本次直播中精选了两个问题与读者分享。

问:临床筛查出来的那么多的地贫变异位点,是不是都能明确是有害的变异位点?

朱宝生主任:是可以的。目前地贫变异位点的解读主要参考两个血红蛋白变异数据库HbVar和Ithanet。这些地贫基因变异位点往往会影响血红蛋白合成速率和构像的改变,进而影响血红蛋白功能的改变而引起地贫。所以,针对NGS筛查发现的变异位点,无论是点突变或大片段缺失引起氨基酸序列的改变需要进行血红蛋白功能验证以及结合临床血液学表现进行诊断。


问:地中海贫血诊断是否只能通过抽取羊水进行确诊?如果PCR检测是中间型地贫患儿,是继续妊娠还是进行干预?

徐两蒲主任:目前进行地贫的产前诊断方法有三种:分别是绒毛活检术、羊膜腔穿刺术、脐带血穿刺术。从产前诊断的时效性来讲,绒毛穿刺和羊水穿刺进行地贫诊断是最佳的方法,但不建议进行脐带血穿刺。若婚前/孕前进行地贫筛查,需要进行产前诊断的夫妇,建议进行绒毛穿刺进行地贫诊断。


诊断为中间型地贫的胎儿,出生之后在临床的表现差异比较大,需要结合临床的表型进行遗传咨询。对于输血依赖型的中间型地贫胎儿,建议充分知情同意后,可进行科学干预,终止妊娠。对于人群中常见的中间型地贫患者,临床表现不需要规范输血和祛铁治疗的,表型较轻的,医生在详细知情后,可建议继续妊娠。



福利时间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回看《2020全国出生缺陷综合防控系列培训——孕/产前地中海贫血防控专题》直播内容



往期「医声」栏目

朱军、阴赪宏教授:我国重大出生缺陷防控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大数据临床研究占据重要地位

漆洪波教授:产科如何应对新冠肺炎?这些问题需要重视!

▲ 董旻岳教授:从染色体病到单基因病,无创基因检测以中国速度助力出生缺陷防控

▲ 卢光琇教授:秉承初心,利用基因技术攻克遗传病诊断难题

黄尚志教授:规范先行补足短板,助力基因检测驶入快车道

边旭明教授:以微知著:从诞生到全面开展,NIPT的成功是否彰示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已跨入新时代?

蒋宇林教授:扩展性携带者筛查需要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模式

▲ 黄荷凤院士:产前诊断与筛查的应用与进展

▲ 段涛教授: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真实的NIPT技术


更多「医声」栏目精彩内容可在公众号底部菜单栏“文章精选-医声”中查看。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直播回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